My JSP 'top.jsp' starting page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一大波“后视镜”正在来袭
发布日期:2016-03-08  浏览:2850

2015年,在车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下,行车记录仪设备却异军突起,彻底火了一把。据《智慧产品圈》记者调研显示,2015年行车记录仪全年整体出货量约为1000万套以上,其中有ADAS的功能的约400万套。

车内后视镜江湖:一大波来袭,鱼龙混杂

车内视镜形态的行车记录仪2015年全年的出货量比后装市场的霸主车机还要多一些,无疑成为了今年车载智能硬件的焦点。这其中一是因为内后视镜功能点明确,解决碰瓷问题的刚需,二是无损安装,较于车机,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三是方案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元器件与手机类似,市场门槛低,但是需要考虑高低温的挑战,主控芯片、EMC、蓝牙等都要考虑到车规级要求。很多做车机的企业也都开始寻求新的市场爆发点,也开始做车内后视镜产品。

不想面对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产品的衰落期。都希望遇到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产品的上升期,而现在就是后视镜产品的上升期。每个产品的崛起都有其原因,后视镜的优势就是其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其不可替代的安全属性,成为了汽车后装电子的新一波“浪潮”。

◢汽车在先 电子在后

现在大家都青睐互联网基因,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面对用户。但是无论来路如何,都必须遵从汽车电子“稳定安全”的基本规则。手机是不会在50℃的环境里,但是在汽车中高温场景实测可达70℃。因此汽车相关的电子产品都必须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其稳定性,尤其是特殊环境下的稳定性。再由稳定性需求下沉到产品实现,结构设计/板级设计/元器件选型/软件构架/生产流程/测试方法/测试强度等等都将是需要用心去推敲的。

◢主动安全变成刚需

“在中国开车是一个高危操作,原本就要适应驾驶者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现在还要在复杂环境加入防碰瓷机制”。后视镜产品就是利用这种记录仪需求快速切入了市场,目前大家也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记录仪属性,出现的另一个核心词汇——ADAS。ADAS是一项系统性技术,目前发展到量产阶段两个特点还是在于碰撞检测和车道偏移检测。需求还是大家对于影像的需求,但是已经从原来的单纯记录,进化到了利用影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记录仪市场的同质化,让各个厂家不得不从镜头规格/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录像分辨率去寻找差异点,说白了就是比拼图像质量。而细细分析时就不难发现,即使装了记录仪或后视镜,平时很少去调用这些影像。因此从车主角度讲,需求从“发生事故时的被动记录”回归到了“主动避免事故”,而那些拥有这类图像识别技术的公司无疑为产品铺好了底层的路,当把上层的位置信息/天气信息/路况信息/速度信息进一步整合进来时,相信主动安全又将是一次质变。

◢最有机会的车联网载体

每每大家提及车联网总是觉得:车联网要来了,而且好像要来好几次了,“有点狼来了”的感觉。任何概念都需要一个实体化的产品将其落地,从这次每家都有的“联网镜子”,是不是有点感觉“狼真的来了”。因此,后视镜把车与车/车与手机/车与车主“连起来”的操作,仅仅是它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还应该是根据车载场景的设计的生态系统/交互方式/车载应用。很多人觉得后视镜就是一个摆在后视镜位置的手机,这是值得质疑的,因为后视镜的使用方式与手机是完全不相同的。我们设计手机系统及应用时为的是“霸屏”,都希望我们的应用是用户点击次数最多的;而在驾驶时则恰恰相反,我们希望在提供车主便捷的同时,给车主造成的干扰是最少的。因此不难推敲,在后视镜这个产品上需要设计一套定制系统,定制交互,换句话说直接安装手机应用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后视镜产品,后视镜产品需要的是针对性的车联网应用。与此同时也会有很多新的底层技术被量产应用,比如多任务分屏显示(这里不同与Android6.0棉花糖的分屏),比如云语音识别,似乎会成为一种趋势。

 

 

 


My JSP 'bottom.jsp' starting page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颛兴东路988号6楼
电话:021-54427330 传真:021-54426536 网站:www.longjingtech.com
版权所有 2016 上海龙晶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2789号